大家最常聽到肯亞的品種不外乎SL28、SL34,

但其實最初引進肯亞的品種是波旁(Bourbon)與印度的肯特(Kent),後來又從牙買加引進鐵筆卡(Typica)種植於厄貢山(Mount Elgon),

一直到1922年史考特農業實驗室(Scott Agricultural Laboratories)成立,協助咖啡農培育抗病品種,才有現在美味的SL28與SL34。

還有其他常見品種,各自都有自己的強項、適合種植的區域,讓我們來看看吧!

SL28:波旁系,綠色頂葉,由史考特農業實驗室的研究源於1931年在坦尚尼亞發現一個耐旱抗病的品種,引回實驗室嘗試栽種,發現抗旱性佳,所以自1935-1939年進行選拔,其中SL-28表現最為優異,所以開始發給咖啡農廣泛種植。明亮的酸值、顯著的莓果韻、所需養分少、抗旱是它的特色,雖然種植三年後就可以結果且產量高,但其實也容易感染葉鏽病與炭疽病,所以適合種植在葉鏽病較不嚴重的中高海拔區域。

 

SL34:鐵筆卡系,褐色頂葉,由史考特農業實驗室於1935-1939年,從奈洛比西北部羅瑞修莊園(Loresho Estate)的一棵咖啡樹後代選育出來的品種,你沒有看錯,肯亞其實是有莊園的喔!這個我們之後再做介紹。耐潮濕,適合種植在中高海拔多雨的潮濕區域;與SL28一樣種植三年後就可結果,且果實、豆目皆比SL28大,但產量比SL28略少。很多人都以為既然都是實驗室選育出來的,那應該都是波旁系統呀!但從今年WCR剛發布的品種圖鑑中可以發現,SL34的遺傳更接近鐵筆卡系而非波旁系。

K7:波旁系,淺褐色頂葉,由史考特農業實驗室從肯亞西部穆厚羅伊(Muhorohi)一座莊園所選拔出來的第五代,於1936年釋出,比SL28與SL34更能抵抗葉鏽病與炭疽病,產量也不遜於SL系列,適合種植於中低海拔。

 

K7與SL28、SL34都是英國殖民時期所培育的品種,殖民期後,肯亞自己也開發出2個品種:Ruiru 11與Batian。

Ruiru 11:在1960年代肯亞爆發嚴重的炭疽病,當時也無法取得衣索比亞抗炭疽病的品種,所以1970年代肯亞魯依魯(Ruiru)咖啡研究中心著手培育抗病品種,將抗炭疽、美味、耐旱的4個品種與抗鏽的Catimors結合,經過10多年的雜交與遴選,於1985年釋出Ruiru 11。雖然產量高、抗病力強,但根系較淺,不易吸收養分,所以影響風味與抗旱力;但近幾年透過嫁接到SL28上,也提升Ruiru 11養分吸收的能力,風味提升了不少。

 

Batian:屬於複合品種,由肯亞咖啡研究中心(CRI)培育,修正Ruiru 11的缺點,將Ruiru 11與SL28和SL34回交,於2010年釋出升級版,並以肯亞最高峰巴蒂安(Batian)命名,對炭疽病、葉鏽病都有抵抗力,而且不用施藥、栽種成本比SL系列少30%。

 

介紹這麼多肯亞的品種,有些品種是不是不常見呢?

其實肯亞咖啡多為小農栽種,且多屬於各品種混合種植,而各大處理廠為了節省成本,

所以要湊足一定數量才會開機運作,單一品種的量體太少,處理廠無法單獨處理,

所以在世面上看到的幾乎都是混合品種,很少有單一品種的。

但我們還是會去特別尋找單一品種的豆子給大家,好豆不要錯過喔!

下次有看到一定要搶先買來喝喝看喔!

 

#克里斯趕稿中

#產地介紹 #咖啡產區巡禮 #肯亞咖啡的品種

#Cafetaster #咖啡嗜者 #黃介吳

#SCA #認證課程 #國際咖啡證照

#非認證課程 #基礎課程月月開

#感官 #生豆 #手沖 #拉花 #咖啡師 #金杯 #烘焙

#咖啡熟豆販售 #咖啡熟豆商用配合